缝纫机是用一根或多根缝纫线,在缝料上形成一种或多种线迹,使一层或多层缝料交织或缝合起来的机器。缝纫机能缝制棉、麻、丝、毛、人造纤维等织物和皮革、塑料、纸张等制品,缝出的线迹整齐美观、平整牢固,缝纫速度快、使用简便。
18世纪中叶工业革命后,纺织工业的大生产促成了缝纫机的发明和发展。1790年,木工托马斯·赛特发首先发明了世界上先打洞、后穿线、缝制皮鞋用的单线链式线迹手摇缝纫机。1841年,法国裁缝B·蒂莫尼耶发明和制造了机针带钩子的链式线迹缝纫机。1845年,伊莱亚斯·豪也独立地发明了缝纫机。
1890年,中国从国外引进了一台缝纫机。1905年,上海首先开始制造缝纫机配件,并建立了一些零配件生产小作坊。新中国成立以后,缝制机械工业得到了充分的发展,行业经历了改组、改造阶段,公私合营、兼并合作,进行了合理的分工,形成了一批骨干企业:如上海的切、昌、惠工、飞人、蝴蝶和天津缝纫机厂以及广州的华南缝纫机厂等缝纫机生产厂家,主要生产普通家用缝纫机和低档工业用缝纫机。
不管是老式的家用机还是新式的高速工业机,想操作熟练都不容易。新式的多功能家用机的商家虽然号称买了就会用,那不可全信。
1、缝纫机常接触部位(缝纫机配件):就是机针控制部位,有些是机械脚踏板,有些是电动踏板,有双脚一起踩的,有右脚控制的,有左脚控制速度右脚控制压脚的,这个是难操作的一部分。
2、机针部位,包括怎么装针、换压脚、换梭芯、穿线、给梭芯绕线、清洁送布牙、调针距、调线迹等。磨合部位,就是机器的核心地方,我们一般不要动它,但要知道在哪里上油,常常润滑一下,保证可以正常工作。
缝纫机的分类方法很多,比较普遍的是按线迹和用途区分。缝纫机的线迹可归纳为锁式线迹和链式线迹两类。锁式线迹为常见,它由两根缝线组成,像搓绳那样相互交织起来,其交织点在缝料中间。从线迹的横截面看,两缝线像两把锁相互锁住一样,因而称为锁式线迹。这种线迹用在收缩率小的棉、毛织物或皮革等缝料,正面和反面形状相同,如同一条虚线。线迹分布密实,缝纫的牢度一般超过手工缝纫。